愛做官又不用功 王墨林(One people 反黄碧端網路行動成員)2010.3.17
中華民國到底是總統制?還是內閣制?國藝會到底是董事長制?還是執行長制?兩廳院到底是董事長制?還是總監制?其實這些問題永遠不需要Yes or No的答案,誰能掌握到權力走的就是什麼制,國藝會也好,法人化的兩廳院也好,誰敢對我們說他們一直都是按照一定的「體制」在運作?去他媽的「體制」,我陳國慈來做執行長,你陳奇祿董事長就靠邊站;兩廳院也一樣,老娘我陳郁秀來做董事長,就是董事長制。「體制」搞亂不重要,重要的是只有在「妾身未明」的不確定中,强人才能乘機掌握到權力,誰想要一個Yes or No的答案來綑綁自已權力的發揮呢?許博允嘗言,在台灣文化如政治,強人當家就一把抓!
民眾的「庶民經濟」只要能有好看又低票價的節目欣賞到,其實對兩廳院一直存在的政治傾軋、權力鬥爭這些現象是沒興趣的。對於表演藝術界也一樣,在乎的是兩廳院製作的節目、活動是否專業化?而在培養國內表演藝術環境上是否釋放了更為公平的資源?然而,從李炎以來,我們看到的不是外行領導內行,就是整體制度上運作的官僚化、保守化。說是藝術殿堂,其實如同每一個政府部門都是一個權力機構一樣,敗絮其內充滿的是:攀援附會者有,搶大餅者有,啃雞骨頭者有、、、漸形成一串文化生態的食物鍊關係,雖然腥臭不堪,但久入庖肆而不聞其臭。
歷年來兩廳院受中央指派來的領導人,不論是官僚系統出身的,還是由學校借調來的士大夫,沒有一個表現的不是「官大學問大」,他們手握國家豊厚的資源,卻不給中級主管予以系統化的訓練與栽培,多做經營國家級藝術生產機構的人材儲備工作,曝露的卻是權力的傲慢,與專業的無知,他們更大的本事是在適應統治者的聽命能力。有沒有人在其位會想到節目企劃的專業趕得上香港藝術節嗎?活動的宣傳行銷能配合文創政策的要求嗎?令人引以為憾的是,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金玉其外用錢砸出來的一個美美的門面而已。
陳郁秀在她担任文建會主委期間,也正是為了扁政府花了數億元在搞所謂「文化創意產業」政策宣傳之時,後來她到了兩廳院担任董事長「兼」藝術總監,正是權力到達最高峯時,卻一點也沒有看到她花的數億元搞的「文創」在這裡產生什麼成効,試問花了近一億元的錢找來勞勃威爾遜做了「歐蘭朶」及「鄭和」兩齣戲,到底是樹立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典範?還是配合馬政府搞刺激內需消費?以對黄碧端以前的行事風格觀察,她也是喜歡搞一些徙具形式的大排場,而且兩廳院的龎大預算更是容易為她任所欲為,我們且等著瞧吧!
作為文化生產機構之龍頭,無論選的節目或辦的活動,都應該讓人看到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發展的指標作用,兩廳院在這方面表現了怎樣的眼光呢?可以說完全沒有,我們且看韓國最近名揚世界的「JUMP SHOW」,就知道人家的「文創」是怎麼玩真格的,可不像我們口號喊了十幾年還是只有喊口號。好不容易把陳郁秀這個敗金女送走,沒想到仍然來了一個也有敗家全記錄的黃碧端;這是我為什麼堅持反對黄碧端的理由。
所以請那些說黃碧端「資歷完整」的人告訴我們,「資歷完整」是不是意味她有魄力對節目採購、製作與行銷都予以改革呢?還是她肯把花在勞勃威爾遜身上的錢(聽說跟威爾遜先生還簽有一部戲的約)花在更新劇院裡老舊的硬體及設備
呢?請她不要再耍嘴皮子了,有種就開個記者會,說明一下兩廳院法人化後每年近9億的預算,是如何開銷的?又錢花了績效到底怎樣?兩廳院果然如法人的目標「自給自足」了嗎?這些不是我在無理取鬧,而是依法兩廳院法人化三年後就
應該要完整地做出這些檢討,向給錢的頭家及管錢的賬房交待。把一筆筆爛賬搞清楚,接下來大家才能談兩廳院能不能自主營運,如何因應未來兩廳院在「文化部」的發展。
這些問題在都沒有交待清楚之前,我們實在看不懂,黃女士有何立場去管衛武營是否應與兩廳院為同一法人機構?她若真是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話,還不如先去弄清楚兩廳院在沒有行政法人母法的狀況下,以目前這樣單一的組織法還能混多久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